在素质教育备受关注、传统文化复兴浪潮的推动下,古筝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吸引着众多孩子投身业余学习。然而,业余古筝学习中家校合作的实际状况,直接关乎教学质量与孩子的学习成效。为深入洞察这一领域的真实情况,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深入桂林市各大古筝培训机构,通过与家长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挖掘现存问题,并努力探寻解决之道。
调研显示,家长让孩子学习古筝多源于孩子兴趣或培养特长需求。虽然家长深知家庭在古筝学习中的关键作用,但主动沟通意识淡薄。教师在教学中与家长配合存在差异,对于自律性不同的学生,沟通紧密程度有所不同,且督促学生练习的方式较为单一。艺术机构在家校互动方面表现欠佳,活动组织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
对此,各方需协同发力。家长应增强主动性,积极参与孩子的古筝学习过程;教师要主动引导家长,探索多样化督促方式,根据学生特点教学;艺术机构要丰富家校互动活动,提供辅导支持;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应细化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助力艺术教育。
此次调研为业余古筝学习家校合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若家长、教师、艺术机构和相关部门能够携手共进,切实落实各项改进措施,将为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不仅能够提升古筝教学质量,让更多孩子在古筝学习中收获成长与快乐,还能推动古筝艺术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让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 赵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