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在线
广西在线 > 资讯 > 正文

“童心映民俗,手工创精彩”——广西师范大学呵护流萤志愿服务

导读: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广西民俗文化,巩固家园共育的桥梁,广西师范大学呵护流萤志愿服务团队于2024年8月13日—14日在南宁市上林县图书馆开展了“童心映民俗,手工创精彩”系列“七彩假期”趣味手工课程,将传统民俗文化注入小朋友们的心灵,激发小朋友们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本次活动共吸引40余名小朋友的热情参与。

(团队成员讲解相关民俗知识,成员韦洁、朱帆摄)

活动于8月13日正式开始,随着团队成员的亲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铜鼓是什么吗?”一场关于壮族铜鼓的文化探索之旅正式拉开序幕。通过生动有趣地讲解,小朋友不仅了解到壮族铜鼓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演变过程以及复杂多变的花纹特点,还初步掌握了铜鼓制作的基本知识。随后,在团队成员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纷纷动手,利用纸碗这一简单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制出五彩斑斓、各具特色的“纸碗铜鼓”,系上彩带,一个个小巧玲珑、创意无限的手工铜鼓便跃然眼前,成为小朋友们手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小朋友正在制作手工铜鼓,成员韦洁、朱帆摄)

8月14日,团队继续策划了以“蓝衣壮”为主题的壮绣手工活动,团队成员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资料,为小朋友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壮族服饰文化世界的大门。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还亲自体验了针织杯垫的制作过程,一针一线间,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壮族服饰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与无限创意。

(小朋友壮绣手工制作体验,成员韦洁、朱帆摄)

小朋友欧宣艺高兴地说:“今天我们学到的东西有很多,有铜鼓、铜鼓的花纹、铜鼓的传说等,我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在图书馆制作了非常多的铜鼓,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还有紫的,非常好玩。”

(团队成员与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合影留念,成员韦洁、朱帆摄)

此次“七彩假期”系列活动,不仅以鲜活的形式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到了壮族铜鼓与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在他们心中也悄然种下了一颗文化自信的种子,为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文/周璟 覃子珍 黄思茗 韦洁 朱帆)


推荐阅读:旗龙网